阿甘小说网 > 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 第367章 朕手上的天子剑又何曾怕过血?

第367章 朕手上的天子剑又何曾怕过血?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尽神器

一秒记住【阿甘小说网 www.agxsw.inf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天京府·紫禁城。

    正英帝手抚奏折,脸色说好看,也没有那么好看,说阴郁倒也不怎么阴郁,只能说面容上的情绪很复杂。

    他从来没有想过大晟王朝纸面上暴露出来的问题就能有那么多,至少他统治的八年期间,群臣拜服,中央方面的权力更是牢牢把控在手上。

    整个京营的军防焕然一新,便是他正英帝五年以来的努力成果,也正是京营士卒的威慑,他才有控制百官的权力。

    但是,东南地区的边防稀烂到这种地步,他正英帝实在是没脸看了,这还怎么跟自己的孙儿吹嘘自己的大晟天下无敌矣。

    事实上,自从正英帝知晓了自己能有皇孙以后,工作方面的态度远比之前认真了许多。

    之前有段时间,正英帝是没少往后宫奔波...就为了赶紧下个崽儿继承他的皇位。

    这样才能断绝他的后顾之忧。

    现在确定了有两个孙儿以后,那是让正英帝在继承方面的问题上松了一口气,这至少意味着皇位是有着落的。

    泸变相地提高了正英帝在政务上的专注度。

    而且很多事情都有方便商量的人了。

    以前都是正英帝自己来拿捏这个主意,他不听几个女儿的话,原因是他那几个女儿背后都是可能存在一些具备影响力的人来支持她们这么去说话的。

    正英帝不能受到这些人的影响。

    天下必须是大晟王朝的天下,不能是文武百官、这些士大夫的天下。

    文臣若是势大,皇帝就拿不了主意,无法一锤定音。

    同样,要是武将势大,皇帝甚至连皇位都坐不稳,成为砧板上任人宰割的牛羊。

    正英帝最清楚的一点,那就是——任何人答应你的事都不算数,只有自己能做主的才算数。

    这才是他坐在这个位置上时能够高枕无忧的原因,因为正英帝从来不会让一个人的权力脱离他的控制。

    然而凡事都有一个意外。

    正英帝就无比地相信眼前这两个孩子。

    因为这两个还未出世的孙儿是真心实意为他考虑,是从他这个皇爷爷的角度作为出发点来为这个国家考虑的,这才是正英帝更乐意于去听这两个孩子倾诉的原因。

    “此事,你们怎么看。”正英帝将折子摊开,不露声色地问道:“这份是东南地区官军防守不力的折子,这份是杭州知府张海京为你们父亲表功的折子,而这份...是苏州巡抚兼兵马都监潘和弹劾齐王的折子。”

    正英帝手指轻轻敲在第三份奏折上。

    不过呢,他还是先把话题带到了第一份折子。

    “东南地区军防糜烂,各级官员互相推搡责任,你说我,我说你,无人自省,简直可笑,这份折子,皇爷爷我的意思是严惩不贷,该怎么罚就怎么罚。”

    “哼,上千个倭寇流窜在东南边防,折损无数官军,打到现在才堪堪将其剿灭,大晟的脸都要给他们丢光了。”正英帝在这个时候也顾不得什么修身养性了。

    在几个女儿降生之前,正英帝其实也是一个火爆脾气,不是一个甘于受人摆布的人。

    当年他是考虑到自己几个女儿的安危,才会坚定地走上夺回皇位的道路。

    这些年,正英帝要治国,要把持朝政的大权,这火爆的脾气才慢慢隐了下去。

    眼下多了两个孙儿,正英帝的火爆脾气再度出现了,因为他是不想给自己的孙儿留下一个满目疮痍的江山社稷。

    “现在的问题是,朕的皇妹查出了平倭军的主帅徐起昌的罪证。”正英帝眼中闪过一丝不安,“可是...这徐起昌下去了以后,平倭大军无人控制,自然而然就由监军的齐王所接手了。”

    “朕已许久未和朕的这位十三妹促膝长谈过了。”

    说到这里,正英帝又觉得这样的话题太严肃了。

    改了改自称。

    “皇爷爷我最怕的...就是这支平倭军会变成我这个皇妹的私军。”

    苏为英倒是不意外自己的皇爷爷会有这样的猜忌之心,因为皇爷爷那一代确实是姐恭弟谦。

    就从皇爷爷对汉王皇姨的教育态度就能看出来,他是不希望自己的后人出现刀剑相向的情况。

    前有五皇姐把持朝堂数年,不愿意还政于皇爷爷,后面还有魏王的叛乱,上演‘弑兄’大戏,虽然魏王没成功,但也能看出来大晟王朝上一辈的‘友好’关系。

    皇爷爷有这个顾虑很是自然。

    可苏为英却要为齐王辩护一番了,因为这事儿,哪怕齐王要反,她也很难有这个条件去起事叛乱。

    “皇爷爷,重用优秀的宗室,并不是一步臭棋。”苏为英就开始说一说他的观点和想法。

    “首先齐王的藩地在青州,跟东南这块地儿,相差甚远,人生地不熟,齐王是没有这个影响力来起事的,毕竟造反这种事情,最重要的是天时地利人和,有愿意跟着她的人。”

    魏王能起事,是很多当地人跟着魏王造反了。

    江西直接成了魏王的根据地。

    齐王就是反了,她在东南地区也没有这个造反的民调可以利用。

    “这些官军都是正规军,吃的是朝廷的饭碗,又怎么敢摔朝廷的锅?其次我们作为中央朝廷,手握重兵,实力上就很悬殊,根本没有人会去支持齐王。”

    “最后,齐王想要控制这支军队,还要控制平倭大军的这些参将、说服那些东南地区的官员。”

    “你看,齐王这次在东南地区替我们解围,她反而被文官所弹劾,这不就是证明了在东南地区,齐王的所作所为是不得人心的吗?”

    “这说明了齐王很有可能是这些官员的对立面。”

    “若是没人弹劾齐王,我们反而要留心了。”

    苏为英直接挑明了说:“我在位的时候,齐王殿下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贤王,皇爷爷您大可放心。”

    “要是这样说,爷爷还是放心不了,就让我父亲在东南一带节制齐王就是了,我阿父可是给爷爷您挡过箭的,他来节制齐王,爷爷总该放心了吧?”

    苏为英趁机给自己的老爹刷波印象分。

    顺势,他稍微借题发挥一下,给老爹争取一个更好的位置。

    反复强调自己的阿父是挡过箭的关系,苏为英就不信了,这样催眠下去,爷爷还不相信他这个老爹。

    说着,苏为英把第二本奏折挪了上来,“恰好杭州知府张大人替我父亲表功。”

    “皇爷爷,您让我的阿父升职担当重任,同时还能命他节制齐王,这东南军区的部署不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吗?”

    正英帝不知道为什么,怎么突然之间感觉那么气呢?

    明明为英分析的很对,说的很有道理,但他就是很气。

    他妈的。

    女儿被人拱了,还得哄孙儿,去讨好孩子他爹是吧!

    现在当皇帝的人是你们的皇爷爷!

    你们的父亲再厉害,能有我这个皇爷爷厉害?

    本来正英帝看着张海京的捷报,斩寇一千首级,感觉战绩不那么好看,报出来捷报也难听,想提携一下自己的女婿,给他报个斩寇三千首级,记入《晟史》。

    但听到自己的孙儿一直都在说自己这个老爹怎么怎么样,说自己老爹怎么怎么厉害。

    正英帝的心里就不是一个滋味。

    提携?

    提携什么!

    既然你们的老爹那么厉害,爷爷我就不给他弄虚作假了,该怎么报就怎么报。

    此时此刻,明显意识到了正英帝情绪上出现变化的苏灵然万分机敏地说道:“皇爷爷,灵然累了,咱们趁着还有些闲暇的功夫,不如玩蛐蛐吧。”

    “我的威武大将军,这次一定能大获全胜,把爷爷您的马前卒狠狠吃下。”

    正英帝本身就有些不悦,但听到一直不怎么吭声的苏灵然发话了,暂时不想搭理这些政务的正英帝决定好好玩上一把。

    “来!”正英帝开口答应道。

    苏为英也不笨啊,他立马意识到自己的长篇大论引起了皇爷爷的不满。

    他晕了,你们苏家人是不是有病?

    这也能吃上醋啊?

    爷爷吃爸爸的醋是造哪门子的孽啊!

    是不是在爷爷面前,只能说爷爷的好话,不能说老爹的好话?

    好在灵然的嗅觉灵敏,及时补救,将话题给转移掉了。

    这会儿,苏为英深想一下,好像也不是不能理解皇爷爷。

    毕竟养了那么大的女儿,以后要嫁给别人,然后自己的孙子还不断地说那个拐走女儿的野男人好话,苏为英代入一下这样的视角,确实很招人烦,但凡是个人都要来点小情绪。

    没辙,苏为英只能出卖一下色相了。

    他决定忍了,想办法在爷爷面前装乖小孩。

    不过,灵然在斗蛐蛐上面,确实是一把好手,也不知道从宫里怎么抓的蛐蛐,各个块头大还勇猛。

    而且灵然常常把自己的蛐蛐献给皇爷爷,从喜好方面来说,灵然反而更受爷爷的喜爱。

    察觉到皇爷爷心情不好的苏灵然,也不敢打得太凶悍,专门挑了几个相对普通的蛐蛐来出战。

    斗蛐蛐方面,要输给爷爷,才能让皇爷爷的心情好起来。

    但是呢,不能输得太直白,输得太直白容易被皇爷爷看出来是故意为之的。

    最好是打个难解难分之下,再万分惨痛地输掉,最后万万不能忘了吹捧皇爷爷的眼光高,养蛐蛐的水准厉害,央求皇爷爷来教自己怎么斗蛐蛐。

    一套流程走下来,那基本上就能把爷爷的坏心情给哄好了。

    就这样打了许久,直至深夜。

    正英帝有了些许困意以后。

    在批奏疏的乾清宫里面,他掀开了被子,兴致勃勃地拍了拍床铺,“孙儿们,该睡觉了。”

    苏为英和苏灵然面面相觑,最终乖乖地躺进了床。

    他们俩是没有实体的,但是接触到了被褥以后,实体就会出现,自从正英帝发现了这一点以后,就特别喜欢这么做。

    得亏苏为英是提前跟母上通过气,在商量之下,晋王这才同意了苏为英跑到父皇这边帮忙治国的事情。

    而晋王曾经是想过要不要把【女帝成长计划】的事情说出来,但想了想,这毕竟是磨砺自己的底牌,最好对谁都不要提到。

    后来晋王发现【女帝成长计划】相关的事情只能和同样拥有女帝资格的人讨论。

    即便你跟其他人提到了关于【女帝成长计划】的内容,那些不具备女帝模拟资格的人也根本听不到。

    这让晋王非常痛苦。

    能理解一个想对别人疯狂地吹嘘自己儿子超级猛的人却根本开不了口的感触吗?

    尤其是晋王这种憋不住话的人。

    如果能在父皇的面前表述苏为英的强度,晋王恨不得成天呆在父皇的旁边,不断地提,提到父皇烦她为止。

    就是她病了,躺棺材里了。

    也要对着父皇喊出一句——“父皇,若我儿子为英在世,三代可称圣主,六世可余奋烈!”

    可惜就可惜在这里。

    宫内的明灯被正英帝吹灭。

    到了半夜三更,哄着两个孙儿睡着的正英帝忽然睁开了自己的眼睛,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地给自己点了一个油灯。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题字。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正英帝深思片刻,继续写了起来。

    【齐王纠察徐起昌,已成同流合腐之案,此案暂且不谈,另做打算,故此特赏齐王暂督掌东南平倭兵马之权。】

    【东南军防糜烂,朕亦痛惜,功赏过罚,应天府兵部侍郎陈鹏飞、应天府兵部尚书江桐炜皆罢官回乡......】

    正英帝继续着墨,写下其余犯错的罪臣之名,总计下来,兵部尚书一位,兵部侍郎一位,知府三人,府通判一人,府推官一人,府知事一人,知县三人,县丞一人,卫所军官四十六人,合计处罚文武官员共五十八人。

    旋即,笔锋一转。

    【然而此战,亦非英英烈烈之辈,在防线紧缩,各地疲于应敌之际,白鹿县的千总陆成安指挥得体,百里奔袭,朕因而命其为杭州府守备。】

    【旋即,朕听闻杭州知府张海京为其表功。】

    【陆成安携千人官兵,久战袭敌,攻其疲军,大获全胜,斩敌......】

    写到这里,正英帝犹豫了一下。

    但想了想,毕竟是自己的女婿,是自己这两个孙儿的阿父。

    你啊你。

    算你父凭子贵,得道飞升了。

    要是没点出色的战绩,又怎么安排你当咱的女婿呢?

    不过呢...斩敌五千太过浮夸。

    正英帝缓缓落笔。

    【于长兴县城一带席卷东南,斩敌三千余众,伤敌数千,后生可畏。】

    【陆成安作战勇猛,用兵如神,精通应战倭贼之道,故此,朕特赐宣武将军名号。】

    【同时节制东南地区各地城备守军人马,以督齐王。】

    要谢,就谢你那两个儿子吧。

    正英帝叹了一口气。

    “朕非神明,若真是生而知之的天子,天下就不该有战争,百姓就不该有灾荒,这袭扰江浙的海寇,朕就能亲自提刀将他们全部杀个干净。”

    “若是朕真的什么都精通,什么都明了,朕就不需要这满朝的文武百官,不需要这六部,不需要这丞相。”

    “可朕真正能信的人又有谁呢?”

    “朕只要错一步,那就满盘皆输,错信一人,这天下便能被人颠覆。”

    “可这世道之上,焉有百世可盛的王朝,所谓的天子,不过是取得了天下的人罢了。”

    “陆成安...”

    正英帝念了一声名字。

    “朕可以让你青史留名,也能让你同朕殉葬...在漫漫黄泉作伴。”

    “朕也不要你能护住谁,保住谁。”

    “朕的女儿,你不能辜负。”

    “朕的孙儿,你要护住。”

    而在这之前。

    朕会交代出一个还算太平的天下...留给你们。

    骂名?

    朕不在乎。

    长孙明?

    捋须假寐的正英帝缓缓睁眼,在这个时候,他的眼里似乎充满着光芒,精心打理的美髯仿佛是消失了一般,意气风发的模样如同当年初临皇位,披荆斩棘的少年天子。

    朕手上的天子剑又何曾怕过血?

    .....

    .....

    .....